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鹭岛清风":和谐厦门新名片

来源 :  作者:  时间:2014.08.07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要求,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抓手,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中,融入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施中,立足厦门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基层和基础,强化创新和拓展,着力打造“鹭岛清风”品牌,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提供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

 

  共享:廉政文化阵地 在干群生活中扎根

 

社区内的17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近年来没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2300多户家庭被评为和谐家庭;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湖里区金山社区的廉政文化建设远近闻名。作为全国首个廉政文化进社区的示范联系点,走进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廉洁”二字已深深嵌入每个角落,也深烙在每个社区居民心中。

廉洁观念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扎根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识中,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此,厦门从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入手,把廉政文化阵地建在社区党员家门口和文化生活中,让社区党员和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廉政文化的魅力,共享廉政文化建设成果。

如今,无论是漫步在岛内老城区还是岛外新城,在机关、学校、社区、农村,随处可见廉政名人和英模的雕像、廉政警言警句、廉政文化宣传栏、廉政漫画石刻……一些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还成为社区群众廉政文艺宣传队的活动点。

2012年举办的厦门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成果展,持续20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了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市纪委专门在厦门网开设了一个永久网上展厅,市民至今仍可通过浏览网页观看展览。

目前,全市共有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50个,共设廉政主题宣传栏1244个,设置固定的廉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287个,廉政公益广告牌449个,开设廉政文化网站(网页)292个,初步形成以陈嘉庚纪念馆为标志的中央、省、市、区四级廉政文化示范基地梯次分布格局。

廉政文化公园、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清风园等廉政景观更是遍及全市,为厦门的廉政文化增添了无限活力,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共享廉政文化建设成果的好去处。

 

  共建:廉政文化活动 在文明创建中延伸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全党全社会。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更是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不久前,厦门市检察院反贪局专家杨艺群来到厦门外国语学校,为初三直升班学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讲廉洁,树新风”的讲座。形象生动的讲述,让同学们对廉洁做人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农村、家庭,厦门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全市文明创建活动,廉政文化在文明创建中不断得到延伸和深化,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共建的程度和广度都在加深。

“做人啊,就得方方正正,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一位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老村支部书记,用朴实的闽南方言,深入浅出地宣讲廉政知识,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党风党纪巡回宣传。与老支书一样,为加强村居换届选举的纪律教育,全市各区组织有经验、熟悉群众语言和心理的讲师团成员下到农村宣讲廉政党课,而这只是厦门廉政文化融入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

利用廉政文化阵地开展廉政教育,是厦门廉政文化共建的重要内容。集美银亭社区在每月一次家庭论坛的基础上增设“清风论坛”,每次设立一个谈话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学校老师上廉政党课,引导社区居民评论一些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典型案件。同时利用社区报纸,吸引社区群众投稿,刊登社区论坛内容,开展送报上门、入户宣传廉政文化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地投入到了廉政文化建设和活动之中。

像银亭社区的“清风论坛”一样,近年来,厦门湖里区金山社区、同安区东山清风园、翔安廉政文化园等一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先后成功打造了以“鹭岛清风”为主题的“清风论坛”、“社区廉政小广播”、“社区廉政工作室”、“廉政歌曲大家唱”等一批工作品牌,开展了“建廉政楼宇”、“党员示范工程”、“社区廉政督导”、“社区廉政问卷调查”、“廉政法规条文进社区”等系列特色活动。

目前,厦门市廉政文化创建工作从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举办文艺活动、开展新闻宣传,扩展到网络宣传、廉政文化阵地创建等,报刊、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优势互补,形成廉政文化创建的整体合力。

 

  共鸣:优秀廉政文化作品 在感化中升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廉政文化建设拥有持续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就必须不断丰富时代内涵,注入创新的“活水”,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突出时代性和本土化。

好的歌曲广为传唱,好的节目广受关注,好的表演深入人心。今年初,厦门市纪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清风鹭岛 美丽厦门”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全市正处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观看了这场汇演,随后又在全市六区巡演。闽南童谣、小芗剧、荷叶说唱,这些极富闽南地域特色的演出,颇受观众的青睐。还有不少节目的素材,就是取材于厦门基层优秀党员干部的真实故事:“雨鞋哥”饶家德、“敬业奉献好人”杨良、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盖军衔……湖里区的一位干部在看完演出后说,“这样充满本土气息的廉政文化‘教材’,通俗易懂,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长期以来,厦门市纪委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形式和手段,让廉政文化从文件走向文化,从机关走向基层,在文化作品中注入廉政元素,通过廉政文化的传播,提高公众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夯实反腐倡廉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方面,通过廉政歌曲、廉政小说、廉政漫画、廉政故事视频、廉政公益广告作品征集,组织和吸引专业人才参与该市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注重引导创作者对我国古代的廉政文化特别是本土闽南文化进行再创作,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廉政歌曲、文艺节目和廉政作品,《爱与恨的交响乐》、《心虚》、《黄粱一梦篇》等一批廉政文艺作品在参加全国、全省评比中获奖。

另一方面,大力发挥优秀文化作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优秀作品演出和展播,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以公益演出的形式,开展廉政文艺走基层巡回演出活动。利用当地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宫、广场舞台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举办展览、举行讲座、放映影视作品、提供图书资料、开展读书倡廉活动等,同时,还集中展播一大批优秀廉政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广播、电脑、手机、户外LED大屏幕、楼宇电视,在机场、渡轮、码头、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公交车上、电梯间、楼宇等场所都能观看到廉政公益广告,随时随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