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陈仓廉政 - 制度创新 - 正文

制度创新

陈仓任前考廉把好六关突出三个注重取得五大成效

来源 :  作者:陈仓区纪委 任 虎 林  时间:2013.11.04

陈仓区自2009年来,着力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通过把好“六个关口突出“三个注重”,把反腐倡廉教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正确行使了廉政法规考试“一票否决”权,极大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遵守廉政法规的自觉性。该区已连续5年17次开展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法规考试活动,全区新提拔的298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了考试,对4名考试不及格的干部进行了补考,经补考合格后予以任用。

把好六个关口。一是把好考前关。成立任前廉政法规考试领导小组,制定考试工作方案,确定考廉对象、严格按照考试相关程序进行考前筹备工作。二是把好保密关。为保证考题不外泄,考试试题统一从宝鸡市纪委试题库中提取,并实行“谁保管、谁负责”的保密机制,在考试前20分钟由专人将试题带入考场,考试前现场勘验密封情况,确定无误后,现场打开发放。三是把好考场关。每次都坚持由该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监考,随机抽取监考人员;考前手机一律关机装袋交由监考人员统一保管,对冒名顶替、交头接耳、考场内随意走动和相互传递试卷等舞弊行为,一经发现,当场取消其考试资格。四是严把阅卷评分关。在阅卷过程中,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联合参与、集体阅卷,一人一题、流水作业,并有专人负责统分核查,做到严格打分、严格复查,做到考廉阅卷环节客观、公正。五是严把成绩公布关。阅卷评分结束后,所有参加阅卷的工作人员都要在成绩登记册上签字,最后经考廉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及时张榜公布参考人员考试成绩,接受社会监督。六是把好结果应用关。考试成将绩存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干部提拨交流依据。

突出三个注重。为充分发挥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结果的“压力效应”和“动力作用”,进一步使广大干部和参考对象切身感受到学习廉政法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注重廉考结果的应用。考试结束后,及时将考试成绩报送区委组织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钢性”指标之一;二是注重谈话提醒。为进一步提高“考廉”工作的严肃性,对成绩合格但处于后三位的拟提拔领导干部,分别区纪委、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谈话,要求考试对象进一步加强廉政法律法规学习;三是注重廉政考试工作的完善提高。坚持将结果作为加强和改进廉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参考,每次考试结束后,区纪委都要对考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针对考试对象普遍存在的薄弱点,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取得五大成效。一是前移了监督关口。在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实现关口前移。将廉政教育与干部提拔使用、强化选人用人监督做到有机结合,通过考试达到对干部善意提醒和人性监督的目的,为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能更好的履职打下了理论基础,体现组织上的关心和爱护。二是掀起了学习高潮。任前廉考制度的出台和推行,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廉政法规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廉政法规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全区掀起了学廉、用廉、守廉、促廉新高潮,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廉的目的。三是增强了守廉意识。通过参加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促使走上新领导岗位的同志自觉学习党内法规、廉政法规和反腐倡廉制度规定,并使一些基本的和必备的廉政法规知识熟记于心,以便于以后运用到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守廉意识。四是创新了教育方式。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强化了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手段,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比较贴近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需求和工作实际,促进和强化自身的法纪意识和法纪知识,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五是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其他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制度的推行,引起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提高了纪检监察组织在全区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案件查办、信访举报和信息调研等工作的开展。